抗霉菌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猪无名高热症的防治 [复制链接]

1#
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18420286668560&wfr=spider&for=pc

近年来,自江西、安徽、湖南等地开始爆发严重的猪高热疫情,并在全国迅速蔓延,给养猪业造成沉重的打击。现将临床处理的一些经验及心得进行总结,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猪群发病迅速,往往从最初的2~3头,经3~5天迅速传遍全群。病初猪群出现减食,个别发热,后蔓延至全群,初期体温并不高,发病后2~3天转为“高热”。猪群呈病毒感染特征,有中、低热症状,并非“高热症”或“高热病”。当然,这其中不排除原发猪瘟引起的高热症状及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高热症状。患猪感染后有的全身发红,耳边缘发绀、增厚。腹下及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有出血点,有的眼圈发乌,耳部和腹下有紫点,严重者背部铁锈色出血点;患猪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气喘、眼分泌物增多,并出现结膜炎症状;病猪贫血、黄疸、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毛色粗乱,并逐渐衰竭死亡;病猪后期呕吐、拉黄色稀粪,且后肢站立不起,尿色发黄,精神极度萎靡,很快衰竭死亡;

偶发神经症状:猪发病后死亡迅速,呈现败血症状。此病不论年龄、种别、季节均可感染,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通过对疫情的调查,发现“高热病”多发于中、小型猪场及广大的散养户,而且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病猪症状不一,其剖检变化也复杂多变。病猪气管内有泡沫,胸腔积液,肺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物,肺内弥漫性充血、出血和间质水肿;常见病死猪肝脏肿大或有坏死点;脾脏肿大、皮下出血,边缘有紫黑色梗死灶;全身淋巴结水肿、出血,切面呈暗红或紫褐色;心包积液,心冠状沟有出血点;胃底和小肠粘膜有出血点;肾脏肿大或有出血点;膀胱粘膜有出血点。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待征、病理剖检、结合实验室病源鉴定证实,“无名高热症”主要是由猪瘟、兰耳病、圆环病毒、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弓形体病、血液原虫病等引起。有些伴有严重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巴氏杆菌感染。高温高湿天气,霉菌毒素也助长了“高热病”的气焰,使猪群抵抗力更加薄弱。根据流行病学规律分析,这次病情从南到北大范围的传播,流感病毒起了引导的作用,为疫情的导火索。而猪瘟感染是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因素,猪瘟的发生又与蓝耳病,圆环病毒有密切的关系。当猪群抵抗力降低時,血液原虫又趁机而入,加剧了病情,如果此时猪群保健措施跟不上,环境条件又差,猪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会继发感染,引发“高热病”。此时的猪群最危险,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从控制原发病源开始,就会陷入越治越重的怪圈。

年行情低迷,猪场亏损,部分养猪生产者使用劣质的饲料,由于长期营养失调,降低了猪群的免疫力,从而为“高热病”的发生埋下隐患;防疫不到位,猪价低;有些疫苗注射次数少或者干脆不注射,使猪群长期处于低抗体或免疫空白期;大面积猪瘟的发生,暴露了农村仍存在大面积猪瘟免疫的缺失。劣质、假冒疫苗的出现不容忽视,弱毒疫苗的运输、保存、出售、免疫的链条不能出任何问题;保健措施不得力或根本不保健,使猪群长期处于一种低免疫状态,一旦猪群有应激,便促使疾病的暴发;环境卫生状况差,没有形成全进全出制,病源长期累积,消毒不彻底,一旦有应激,这些病源就会肆虐;霉菌毒素的影响,由于长期饲喂含有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破坏了猪群的免疫系统,降低了猪群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病、死猪的处理及疫区的隔离措施若不到位,又加剧了病源的传播;

以电子垃圾、废铜烂铁为原料生产的硫酸铜、硫酸锌等富含各种有害重金属或稀有金属的超毒垃圾,对猪群的免疫机能也会造成很大损害;蓝耳病、圆环病毒的存在造成免疫抑制,使猪群在免疫其他疫苗时效果不好;夏季环境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繁殖快、侵袭力强,加之吸血昆虫的叮咬,加速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肠膜蛋白粉、肉骨粉等同源动物屠宰废弃物的使用,尤其在乳、小猪料中使用更多,使得猪群存在着安全隐患;疫病发生后,由于误诊,盲目跟从,防控措施不得力,滥用疫苗或药物导致猪群暴发疫病或药物中毒现象也时有发生。

一是严把进出关。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做到全进全出,疫病高发期间,不从疫情发生地引种或购仔猪,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二是严把原料关。霉变或劣质的玉米、麸皮等坚决不能入场,或者以小麦代替,保证营养充分和均衡,不使用同源动物的制品,以免饲料源性的病原入侵。三是严把免疫关。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重点做好猪瘟、伪狂犬等,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四是严把保健关。母猪产前、产后一周,仔猪哺乳期的三针保健,断奶后两周的药物保健,育肥前期一周的保健。在盛夏季节要及时添加抗应激解暑的药物,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五是严把消毒关。选择新型、高效、速效、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做到每周消毒2~3次,消毒时要彻底不留死角。六是严把驱虫关。由于蛔虫、鞭虫等内、外寄生虫能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使猪群抵抗力下降,应定期在猪饲料中添加驱虫药物。

一是控制原发病是关健。任何混合感染疫病的发生均有原发病,不能以混合感染为由不分析发现原发病。二是引发此次疫情的原发病源是常驻猪体或猪群的条件性病源菌(包括血液原虫)和病毒。用抗菌药配合抗血液原虫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猪体内隐性感染的病毒,如蓝耳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在猪体抵抗力降低时均可以成为原发的或继发的病原。如果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用大剂量的猪瘟细胞苗或鸡新城疫I系诱导干扰素抗病毒,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个方法因场、因病而异,早期使用效果较好)。四是重视血液原虫的控制,由于血液原虫也是一种条件性病源,当患猪经抗菌药治疗、干扰素、诱导抗病毒后体温开始变正常,但尿色发黄,食欲仍然废绝或不振的现象在病情中极为常见。这是血液原虫病在免疫力低下猪群中的特有症状,用抗血原虫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五是霉菌毒素引发的免疫抑制不能忽略,此为疫情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停用霉玉米是最好的措施,也可在饲喂的猪场添加足量、优质的霉菌毒素促理剂。

六是对患畜应采取隔离,加强保温、防暑降温、畜舍清洁通风,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和维生素增加机体抵抗力,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质量较好的中草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也可在饲料中加喂适当的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对重症患畜,一定要找准原发病、继发病源有哪些,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合理的配伍用药,病情转化后及时转换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可适当选用免疫球蛋白、干扰素、抗猪瘟血清、头孢噻呋、林可毒素、弗笨尼考等药物,按疗程根据病情选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面对大范围的地方性流行性疫病集中发生的事实,要理性地分析疫病的根源。相关部门应以务实的态度及时制定遏制疫情的有效措施。在病死猪的监管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病原的扩散。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减少或取缔散养及小规模养殖场,推动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加强兽医部门的整体水平,各级兽医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实验室的诊断工作,为畜牧业保驾护航。加强对农村基层兽医防疫机构建设,激活农村基层兽医防疫体系。规范疫苗、兽药、原料市场,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强化疫苗的安全运输管理工作,细化弱毒疫苗到乡、镇、村养猪户手中的环节。采取切实果断措施,避开同源动物制品的使用及有害金属的危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