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3月3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视频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当前,春耕生产从南到北陆续展开,正值小麦条锈病防控关键时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中央、国务院保障粮食安全和病虫害防控的总体部署,早谋划、早准备、早防治,创新方式方法,工作抓实抓紧,措施落细落小,坚决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会议指出,预计今年我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大流行风险高,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呈重发态势,程度重于上年,要立足抗灾夺丰收,坚决遏制重大病虫暴发成灾,确保草地贪夜蛾不造成大面积北迁危害,确保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害不造成大面积减产,确保境外蝗虫不造成入侵危害,重大病虫害防控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会议强调,要落实五个强化,扎实做好病虫害防控各项工作。一是强化属地责任,把“虫口夺粮”保丰收纳入粮食安全**同责考核内容,明确任务,落实措施。二是强化监测预警,全面监测调查,及时发布信息,严格报告制度。三是强化分区治理,树立全国“一盘棋”意识,分类施策、分区治理,重点筑牢边境、长江、*河、长城四条草地贪夜蛾防线。四是强化科学防控,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带动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提升科学用药水平。五是强化指导服务,分区域、分作物、分病虫召开防控现场会,开展巡回指导,督促工作落实。会议要求,要认真贯彻*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生物安全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切实提升植保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附:
小麦病虫害进入高发期,怎么用药?
小麦返青拔节期是麦蜘蛛、蚜虫等害虫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等发病的高峰期。
具体防控措施应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高效杀虫剂、杀菌剂,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省工省时。
01
小麦赤霉病
长江中下游和*淮等常年病害流行区,要在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把握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时期,见花打药,主动预防,遏制病害流行。
对高感品种,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如天气预报有连续阴雨、结露和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破口抽穗期;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氟环唑、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等;在赤霉病重发区,可选用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氰烯菌酯·戊唑醇等新药,要用足药液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
如遇病害严重流行,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需隔5-7天再喷药1-2次,确保控制效果。对多菌灵抗性高水平地区,应停止使用苯丙咪唑类药剂,提倡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他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进行兼治。
02
小麦条锈病
加强病情监测,实施分区防治。西南、汉水流域和河南南部、甘肃陇南等主要冬繁区,要封锁发病田块,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预防措施,减少菌源外传,阻止向*淮和华北麦区扩散蔓延,减轻晚熟冬麦及春麦区流行风险。
在越夏区,春季遮盖转主寄主小檗四周的麦秸堆,阻止条锈菌有性生殖发生,降低条锈病*性变异速率。
*淮春季流行区,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
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烯肟·戊唑醇等。
03
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
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0%时,进行喷雾防治。
药剂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噻呋酰胺、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要用足药液量,对准基部,均匀喷透,提高防治效果。
对小麦白粉病可以结合防治条锈病、赤霉病进行兼治,或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选用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等进行防治,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
04
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发生区,提倡小麦抽穗期成虫防治。即在孕穗初期田间设置*板(10cm×15cm)监测。将*板固定在木杆上,插入麦田,*板下缘与麦株旗叶齐,顺麦垄双行设置,行间距20m,行内板间距10m。
当孕穗或抽穗初期每10块*板诱集到1-2头成虫时,于抽穗70%(含露脸)到扬花前开始喷雾防治。或者在早上或傍晚手扒麦垄看到1-2头成虫在飞时,进行施药防治。
应及时选用辛硫磷、*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呋虫胺等在小麦上登记的杀虫剂进行防治,重发区间隔3天连续用药2次,以确保效果。
05
小麦蚜虫
加强监测有翅蚜迁入高蜂,采用诱虫板等降低迁入基数。当苗期蚜量达到百株头以上时,应进行重点挑治。穗期田间百株蚜量达头以上,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氟啶虫胺腈、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
06
麦蜘蛛
在返青拔节期,发现麦蜘蛛发生点时,可采用捕食螨进行防治,结合监测查治;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达头以上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通过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农业措施进行控制。
当穗期病害仍需防治时,可结合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杀虫剂、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科学混用,综合控制。
07
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常用药剂
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抗蚜威、苦参碱等。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杀菌剂: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甲基硫菌灵、氰烯菌酯、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丙硫·戊唑醇、氰烯·戊唑醇等。
同时,结合小麦中后期和长势可选用免疫诱抗剂、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促进灌浆成熟,防止早衰。
转载于麦病防控,(来源: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