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霉菌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核桃护脑又养心,但这2种千万别吃,伤肝致 [复制链接]

1#

说到坚果,大家最喜欢哪个?

是“平平无奇”的花生核桃葵瓜子,还是可单吃可做菜的腰果板栗大杏仁?亦或是酥脆可口的碧根果夏威夷果?

说真的,这些坚果各有所长,都广受大众的喜爱。尤其是核桃,还被很多人委以“补脑护脑”的重任,每天都要补一些。

其实,何止是补脑护脑,核桃对人体的益处,这就和你说道说道。

核桃:护脑养心又降脂

1、补脑护脑

首先,核桃中含有大量补脑益智的营养成分,如卵磷脂、锌、锰、铬等,对脑神经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其次,核桃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它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脑*金”DHA。

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成分,也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不但对胎儿、婴幼儿的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还有助于改善记忆力。

最后,科学研究也证实,核桃对预防中风、老年痴呆症等效果显著。

因此,说“核桃补脑”此言不虚,它确实非常适合发育期的孩子、大脑功能日益退化的老人,以及经常用脑的成人食用。

2、降脂、养心

核桃的脂肪中含有70%的亚油酸和12%的亚麻酸,是唯一大量含有植物源性ω-3脂肪酸和α-亚麻酸的坚果。

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说到这,大家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想抓一把核桃吃吃?

且慢!在此提醒大家,核桃虽好,但有2种千万别吃、1种要少吃!

千万别吃这2种核桃,伤肝致癌

1、有“哈喇味”的核桃

先科普一个小知识:脂肪含量越高的坚果,越容易变质。

而核桃就属于高脂肪类坚果,每克核桃的脂肪含量约为58.8克。

要知道,油脂在阳光、紫外线、氧气、高温、水分等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氧化酸败,出现刺激性的“哈喇味”,并产生过量的自由基和很多氧化酸败产物。

这些物质可诱发胃肠道不良反应,加剧人体衰老,加重肝脏负担,引起慢性中*,促进疾病的进程,甚至诱发癌症。

2、有霉味的核桃

如果核桃出现霉味,说明它有可能被霉菌*素污染了,比如*曲霉素。

*曲霉素大家都很熟悉了,它是一种已被证实的强致癌物。

当然,*曲霉素诱发肝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

但大家平日里还是要小心,因为如果长期摄入过量的*曲霉素,*素蓄积在身体里,产生慢性的中*和致癌作用,其危害是不可低估的。

总之,对于以上两种核桃,白送给你也别要!

如果是自家买的核桃出现了哈喇味、霉味,也别因为心疼还舍不得丢弃。

这种核桃要少吃,否则身体迟早遭罪

还有一种核桃——非原味核桃,即过度烹调的核桃,如市面上畅销的琥珀核桃、盐焗核桃、五香核桃等等。

长期大量吃这类核桃,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原因在于——

它们的“甜”“咸”“五香”味,主要是糖、盐、香料、香精、蜂蜜、植物油等的贡献。

众所周知,糖盐油等吃多了,对人体健康威胁极大。

可能有人会说,核桃仁就那么点大,能有多少额外添加?

其实,只要你吃一口色泽金*、酥脆香甜的琥珀核桃仁,就大概知道它加了多少糖、用了多少油了。

再看一眼它的营养成分表,随随便便就每克+大卡!

还有盐焗核桃,多半比较咸,经常吃,轻则容易导致口干舌燥、咽喉干痛等“上火”症状,重则对胃和肾都有一定的伤害。

大家都清楚,像核桃这类坚果,往往是越吃越香,不知不觉就会吃很多,那么你还敢小觑每颗上面那“一点点”糖、盐、油、香料吗?

最值得一提的是,浓郁的甜味、咸味、香味等,不利于品尝到坚果本身的原味,甚至会掩盖核桃的变质与异味,让你吃了坏的还不自知。

因此,对于非原味核桃,偶尔吃一点没问题,但真不能常吃、多吃。

最后,关于挑、吃、存核桃,还要提醒大家

挑、吃、存核桃的注意事项,人人必知

1、挑核桃

①选原味、无异味的

优质的核桃,外壳洁净、果肉丰满洁白、气味清新。若核桃有哈喇味、霉味,再便宜也别买。

②选真空包装的

坚果不耐储存,容易变色变质,因此最好选真空包装的,看清生产日期,挑新鲜的买。

如果只能买散装的,那么一定要挑优质核桃,并仔细闻一下气味。

③选表壳完整的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开口核桃和光溜溜的核桃仁,它们确实方便食用,但失去果壳的保护,其发霉和脂肪氧化的风险大大提高了。

而表壳完整的核桃,相对容易保存,不易被污染。

2、吃核桃

①核桃虽然营养健康,但脂肪含量高、热量高,因此要注意控制量。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可摄入50~70克坚果。换算下来,每天吃核桃两三个就可以了。

②核桃富含膳食纤维和油脂,有较强的“滑肠”作用,凡出现腹泻、消化道急性感染者,以及脂肪消化不良者,均应暂时避免吃核桃。

3、存核桃

通常不建议大量购买核桃,但过年过节送坚果礼盒给亲友,早已成为一种潮流。很多人过年的核桃等坚果还没吃完吧?

如果短时间内吃不完,建议将它们分装成小袋,在防潮包装中密封起来,再放进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保存。

(养生每日推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