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规模猪场精准营养调控是建立在饲料加工精准管理和猪场精准管理基础之上的,在饲料加工环节从原料质量控制、加工管理以及原料和成品的储运,形成了饲料管理系统。对猪群进行阶段划分,每一阶段实行精准管理和营养调控,进而实现猪群的精准管理。依据猪群状态、饲料营养调控,开展科学饲喂,真正实现猪场的精准营养,这也是未来猪场营养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
精准营养;规模猪场;精准饲喂
精准营养是立足于猪场的全场优化,利用系统分析的手段,对猪场进行营养调控。通过饲料、饲养和饲喂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猪场的长期稳健发展。目前精准营养在养猪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就饲料与饲喂策略相结合,实现精准营养控制,长期稳健发展方面尚有广阔的探索空间。笔者就精准营养控制与规模猪场精准管理有机结合方面,与公司多位技术场长进行探讨,重新认识了饲料、饲养和饲喂在规模猪场中的有机统一,结合自身多年对饲料的理解,就精准营养与猪场饲喂策略展开探讨。
1 猪场饲料品质的质量控制
1.1 饲料原料质量控制
猪场精准营养调控前提是拥有品质良好的原料,生产中许多猪场反而忽略了原料质量,片面追求饲料配方的营养指标,给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在饲料原料选择方面,需要注意3条原则,首先饲料原料的卫生指标要重于营养指标,这是因为卫生不达标的饲料原料,尤其是饲料原料霉菌*素超标,会对猪群造成直接和长期的不利影响。
其次是确保原料的新鲜性,强调原料的感官指标。最后需要重视饲料品质源头控制,将原料质量把控工作前移。饲料原料质量控制需要从供货渠道、关键指标控制和预处理三个方面进行,才能为猪场生产提供长期稳定的优质原料。
1.1.1 饲料原料供货渠道原料的供货商和渠道
是决定猪场饲料原料质量的首要考虑因素。饲料原料的来源和产地对其品质影响较大,以玉米为例,东北玉米霉菌*素污染率远低于其他地区。选择优质原料供应商,提高原料的到场合格率,具有降低采购成本和稳定产品质量的效果。原料供应环节在生产中会由于多种原因出现原料供应紧张的问题,而优质供货商和渠道是保障产品质量稳定,确保猪群整体生产水平稳定发挥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之一。
猪场负责人应每半年对采购的原料厂家进行质量评估,必要的情况下猪场的采购人员及负责人应到原料的源头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常用几个原料的采购目录,这样对猪场原料的质量稳定性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1.1.2 猪场常规原料品质控制指标
猪场常用原料有玉米、豆粕、麸皮、膨化大豆、进口鱼粉等,玉米的必检项主要有:感官性状、包装要求、净粮、水分、容重、生霉粒、不完善粒、霉菌*素、杂质等,其中玉米的霉菌*素指标作为重点检测项。
麸皮需要注意水分含量和霉菌*素含量。近几年,麸皮呕吐*素污染率非常高,而且麸皮的水分偏高,质量稳定性较差,需要定期送检霉菌*素指标。
豆粕的必检项主要有:感官性状、粗蛋白、水分、灰分、脲酶活性。生产中发现,许多猪场对豆粕的选用仅仅依据蛋白含量,这样是不够的,豆粕受产地和加工工艺的影响,饲用价值存在较大差异。加工过程中(含储运)脂肪被氧化的产物,会残留在豆粕中,用氧化物总量数据判定工艺质量,也可通过外观判定,颜色发暗发黑质量不好。产地对质量影响较大,美豆整体好于巴西豆。
膨化大豆的质量控制项目主要是脲酶活性,必须逐批口尝和检测,不得有豆腥味。另外在感官评定方面,膨化大豆中不得含有碎豆等下脚料,如有条件可经常到生产现场进行考察,最后可通过镜检识别掺假掺杂物。
鱼粉使用优质进口鱼粉,需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