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近年来发展迅速,被认为是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下的最后一片蓝海。
我国*府近年来大力发展信息基础建设,为我国生鲜电商平台发展提供了基础,网民的大量普及,为生鲜电商发展提供了应用场景。
农产品对消费者而言属于刚需高频类产品,布局农产品可直接触达民生领域,对自身品牌成长有一定助推作用。
因此,为挖掘市场潜力,实现企业盈利和企业品牌推广的双重目标,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生鲜电商领域。
我国生鲜电商自年开始至今,在呈现出多元发展化的同时,也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一边是市场投资火热,国内众多知名企业纷纷开启生鲜电商之路;一边是大量中小型生鲜电商企业亏损倒闭。
据艾瑞咨询年《中国线上生鲜食品消费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农产品时最看重因素为食品安全。
我国农业产业链环节多、链条长的弊端,严重制约我国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生鲜电商的快速发展,给我国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了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生鲜电商虽然解决了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柠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但是流通环节的减少也避开了*府的监管,目前,生鲜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发凸显,如何解决这一现状,事关国计民生。
01农产品质量问题
-年期间,随着国家加大对生鲜电商平台农产品的抽查力度,生鲜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隐患愈发显现出来。
从不合格农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天猫、京东生鲜、淘宝等平台型生鲜电商占比较多。
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各大平台型生鲜电商有固定用户群体,农产品销量占比大,国家质检部门将其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平台型生鲜电商存在的弊端,虽然生鲜电商能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大力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实现较大销量的目标,但是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存在明显缺陷。
(1)生鲜电商农产品质量不合格占比分析
通过筛选我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年至年期间的通报信息,选取的农产品品类中共抽检出个质量不合格样品,其中各生鲜电商平台,共有个质量不合格样品。
根据统计结果,在3年期间的11个季度中,抽检生鲜电商农产品质量不合格占比突出。
(2)生鲜电商农产品质量不合格品类分析
通过分析生鲜电商在-年期间,抽检出的质量不合格样品,发现肉制品不合格样品为37,占抽检不合格产品样品总数的19.2%,水果制品和坚果炒货制品不合格样品分别为31、27,占抽检不合格农产品样品总数的16.1%和14.0%。
因此,生鲜电商农产品质量不合格位列前三的分别是肉制品、水果制品和坚果炒货制品。
生鲜电商农产品质量不合格位列第四至第九的分别是蜂产品23个样品,占比12.0%,水产品与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占比为7.8%,蔬菜制品和粮食加工品分别占比为7.25%和6.20%。
以上8类消费者购买频率较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较多,豆制品和蛋制品等质量安全问题占比较少。
(3)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生鲜电商虽然缩减了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但是货源依然来自传统的线下渠道,因此对市场质量监督管理总局,在-年期间抽检出的个质量不合格农产品样品进行分析。
抗菌类药物残留超标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44%,位列第一。微生物超标和杀虫剂残留超标分别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17%,位列第二。
食品添加残留超标和重金属元素残留超标占比分别为12%和8%,位列第三、第四。
02生鲜电商农产品质量问题诱因
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农产品污染的主要问题,是药物残留超标、微生物超标、杀虫剂药物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重金属残留超标,以及其他质量不合格6类农产品质量不安全问题。
在客观层面上,部分企业为追求利益而违背道德法律。
消费者缺乏评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专业知识,仅依靠感官评判农产品质量的行为,助推了生产经营者过度使用各类化学农药及添加剂的行为。
在主观层面上,农业与周边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是最容易受到工业等其他污染源转嫁的产业。
我国部分地区由于之前并未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周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以致引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在源头生产层面上,我国农业种植生产仍以分散经营的散户为主,从业者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其次,从行业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过度依赖使用化学农药,盲目大量使用农兽药,导致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不使用化学农药又无法解决病虫害问题,成为经济损失的直接承担者。
03生鲜电商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原因
在农业种养殖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一定量的农兽药来防治病虫害,主要有抗菌、杀菌类药物和各种化学类杀虫制剂,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链源头的种养殖环节。
抗菌类药物中以氯霉素残留量超标,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最多,主要是由违规超量超标使用导致。
抗菌类药物的过量使用,会对人体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起人体抗药性等危害。
杀虫剂残留量超标问题,主要存在果蔬类农产品为主,其主要原因是在种植过程中,生产者为防治病虫害,违规超范围使用化学类杀虫剂,种植过程中施药量过大、未严格执行停药期导致,部分元素在人体内长久性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04生鲜电商农产品微生物超标原因
微生物超标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隐患之一,以霉菌超标和菌落总数超标最为严重。
要由使用原料验收不严格、生产环境状况不达标、运输条件控制不当造成。主要集中在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环节,涉及使用农产品原料、生产加工设备、包装使用材料等因素。
微生物超标对农产品的品质破坏影响最为严重,会破坏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加速腐烂,消费者食用后容易引起呕吐腹泻等病症,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曲霉素B1是强致癌性物质,主要分布在食用油中,在仓储过程中对加工原料储存条件控制不当,加工原料受到*曲霉素的污染,对原料检测不严格,使用受到*曲霉素污染的原料。
05生鲜电商农产品添加剂超标原因
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部分添加剂的使用不可避免,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加工包装和仓储运输环节。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公有20多个类别,主要有防腐剂、合成着色剂、甜味剂等。
合成着色剂、防腐剂和甜味剂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最多,膨松剂和稳定剂中铝残留量超标问题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最大。
06生鲜电商农产品重金属超标原因
重金属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农产品生长的生态环境和加工包装环节中,使用的材料元素迁入,主要集中在种植生产、加工包装环节。
水产品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农产品的镉元素、铅元素残留超标问题最为严重,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生产活动污染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重金属元素随食物链逐渐积累到人体中,大多重金属元素会在人体沉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可以将几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划分为化学污染与物理污染两大类。
在农产品生产种植过程中,动植物体内残留的超标物质在被人食用后,并不会对人体的健康影响立刻产生不良反应。
因人处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是最后的承受者,因此随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最后在人体内产生蓄积反应,产生严重危害反应,这对我们防范化学和物理污染问题带来难度和挑战。
(1)化学污染
化学污染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首要污染源,首先是各种化学农药制剂的违规使用。
其次是超量超标使用各类化学添加剂、防腐剂、保鲜剂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化学添加剂残留超标。
(2)物理污染
物理污染对农产品造成的污染间接对人体健康损害最为严重。
主要是由于人类工业生产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种植土壤和灌溉水源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而导致农产品重金属残留超标,水产品受此污染影响最为严重。
07生鲜电商农产品检测技术
首先,我国当前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水平和体系建设滞后,覆盖面小,时效性差。一方面,缺乏对种植环境中土壤、水源的检测;
另一方面,针对进入市场流通的农产品检测率覆盖低。对于农产品的检测应贯穿到所有环节,只有确保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前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才能保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其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农产品的基础性建设,溯源体系会记录农产品从田间种植到餐桌消费过程中,所有合规性的相关信息,可以“实时”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参考信息。
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溯源体系的建设能够倒逼地方*府,监管部门、加工企业、生鲜电商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来落实监管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