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霉菌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巫山脆李产业可持续发展探索
TUhjnbcbe - 2023/8/9 21:48:00
氮芥酊 http://m.39.net/pf/a_4603801.html
氮芥酊 http://m.39.net/pf/a_4603801.html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巫山脆李种植历史悠久,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年8月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脱贫攻坚,解决贫困农户稳定增收难题,县委、县*府于年8月下发《关于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实施产业扶贫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将脆李产业列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实施产业扶贫的“1+3”主导产业,规划到年在中低山种植脆李20万亩。近年来巫山脆李经过大力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据县农委脆李办提供资料显示,年全县脆李种植面积已达17.5万亩,预计年将超过20万亩。

(二)研究目的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品种培育、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劣势和威胁,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1],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进行讨论分析,提出促进脆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SWOT分析法。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三、脆李产业的SWOT分析

图:脆李产业的SOW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环境适宜,经验丰富

巫山具有适宜脆李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一是适宜的气候条件。巫山县位于北纬30°附近,属亚热带季风性暖湿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8.5°,总降水量.8mm,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日照总时数.9小时,无霜期天。二是有优质的土壤资源。巫山独特的土壤结构,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良好。加之县内有9条长江支流和54条小溪,组成脉络状的长江水系。这些基本要素正好满足脆李生长所需的光、温、水、肥、气等基础条件,造就巫山脆李优异的产品品质。

巫山县脆李发展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巫山脆李在唐宋时期已开始经济种植,距今已有多年历史。经过长期栽种时间,种植户掌握了种植脆李的先进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

2.营养丰富,品良质优

巫山脆李从上世纪70-80年代定植于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江安李芽变单枝,从年开始,通过大力开展品种提纯选优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工作,采取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的方法进行地方李良种特征序列分析。年5月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果树专业委员会的品种鉴定,充分肯定了巫山脆李树势强健,果实品质优良,是不可多得的地方李优质品种。为确保种源供给,实行定点育苗,全县目前建成3个脆李苗圃基地,育苗面积达亩,育苗万株,并对巫山县脆李母树实行挂牌保护,建立母本园及采穗圃60亩。

巫山脆李果实中等,近圆形,纵径3.3cm、横径4cm,平均单果重32.1g,最大单果重58.9g,整齐。果柄长1.5cm、粗0.1cm。果顶略凹。果皮底色绿色至绿*色,皮中等厚,果点明显,果粉厚,白色。果肉浅*色,肉质致密,纤维少,汁多味香,脆嫩,酸甜适口。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果核小,扁圆形,果实可食率达96.88%以上,几乎无采前裂果和果内流胶,品质上乘。经检测分析,每克的可食部分中,含有能量.2-.9千焦,各种维生素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抗氧化剂含量高,有养颜美容、润滑肌肤的功效,是“可以吃的化妆品”。

3.科学规划,生产规范

为做好脆李产业发展,巫山县成立县脆李办,县财*每年安排资金1万元用于脆李专项发展,整合各类上级资金1.15亿元左右用于支持脆李产业发展。依据中科院监测分析报告,划定适宜种植范围和规模,将全县沿长江和中低山区规划为脆李种植区,并聘请西南大学专家组编制完成《巫山脆李产业发展规划》。巫山县*府每年预算万元对脆李种植进行技术攻克。与中国农业大学、辽宁省果树研究所、重庆农科院果研所签订合作协议,重点开展脆李良种选育、栽培、管理、果实采收、分级、保鲜等研究。与西南大学建立县校合作关系,实施技术推广,同时编制《巫山脆李优质高效生产规程》,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巫山脆李果园管理技术,实施品种提纯选优与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并定期组织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

4.品牌出众,誉满天下

年5月,“巫山脆李”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年6月,重庆市巫山县被正式授予“中国脆李之乡”称号,年9月,巫山脆李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巫山脆李”品牌成功入选“中国果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榜”,品牌估值达6.8亿元(年品牌价值评估为9.46亿元)。“巫山脆李”品牌正在成为全国知名的公共区域农产品品牌。年9月巫山县成功创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年6月在京东总部举行“李行天下”中国特产·巫山馆开馆仪式,巫山脆李正式亮相京东商城。年7月7日-9日,由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主办,巫山县人民*府承办的“第十六次全国李杏学术交流会暨第四次全国优质李鉴评会”在巫山县召开。交流会上,巫山县被中国园艺协会李杏分会授予“全国优质李生产基地县”称号。巫山脆李、嘉兴槜李和六马蜂糖李等15份样品被评为金奖,24份样品被评为银奖。

5.宣传强力,销售畅通

巫山县积极开拓脆李市场,强化宣传,引导脆李销售。通过举办“就吃巫山脆李推介会”,“李行天下——巫山脆李推介(品鉴)会”等,强化了脆李宣传,使巫山脆李在全国各地享有一定名气。积极开辟电商网络,成功创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重点引进淘实惠、云买乐等电商平台进驻巫山,并延伸至乡村,同顺丰速运合作建成脆李专业销售体系,已发展电商企业余家,建成各类网站73个。利用中国农交会、西部农交会、渝洽会及果蔬食品博览会等大型农产品交易平台,依托全国水果商网络,巫山脆李已远销福建、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等地,走向全国。

(二)劣势(Weakness)

1.增收见效慢,种植意愿低

作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之一,脆李产业生长周期较长,短期内无法新发展农户带来经济收益,在脱贫攻坚任务期内难见成效。脆李作为园林果树,一般要三到五年才能产生经济效益,而脱贫攻坚工作要求要巫山县在年完成脱贫摘帽,对于年以后新发展的农户暂时无法形成经济效益,而根据“1+3”扶贫产业规划安排绝大多数贫困户都是在年以后发展脆李产业,对脱贫攻坚工作短期内难以显现成效。对于贫困户来说,过长的生长周期带来的是人工、土地、肥料等成本投入较大,同时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导致贫困户种植意愿低。

2.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巫山脆李产业链目前仍以“农户或种植企业+消费者”的二元产业链为主,市场行为主要体现在简单的“买”和“卖”上,产业链过短,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基本为空,也就是说脆李从果园里采摘出来没有经过高附加值的加工就直接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市场发育不完善、经营主体不健全、产业链过短,产品没有中间过程的价值增值,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形成的经济效益也较为低下。

3.标准落实不到位,生产管理难

巫山虽已编制《巫山脆李优质高效生产规程》,但是在推广落实方面力度仍显薄弱。一是服务体系滞后,脆李专业技术人员少,力量薄弱,与巫山脆李产业发展的实际极不适应。各乡镇虽设立了农业服务中心,但没有配备专业的脆李生产技术人员,仅仅依靠巫山县农委十数位专业人员为全县脆李进行技术指导过于困难,技术服务体系普遍滞后,偏远生产区更为突出。二是生产管理较为困难,不少果农将脆李种植于田埂路边、房前屋后等地,管理粗放,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单株产量较低、品质较差。加之巫山山多、林多、坡多、耕地少、土地零散破碎分散,集约化经营难度较高,生产过程标准化管理较为困难。

4.市场规范性差,影响品牌信誉

一是部分果农、经销商素质低,脆李新上市时产量较少,坐地起价,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给采购商和消费者带来不好的印象。二是部分果农唯利是图,在脆李还没有达到真正成熟的时候就对外进行销售,导致品质不好,对品牌的伤害较大。三是没有市场监管机构,部分水果销售商以其他地区其他品种的脆李,借助“巫山脆李”的品牌效应,冒充巫山脆李进行销售,严重影响“巫山脆李”品牌信誉。

5.上市时间集中,产品保鲜期短

巫山脆李现已进入丰产期的80%是中熟品种,集中在7月上旬~8月上旬成熟,上市时间较为集中,价格竞争激烈。同时高温、低温、潮湿、干燥、霉菌、虫害、碰撞、挤压等都会使脆李变质,使脆李失去固有的风味和新鲜度,用传统的保鲜技术处理,脆李的保鲜期不到一周。上市时间集中、保鲜期短、损耗严重等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果农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三)机会(Opportunity)

1.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立,构建脆李产业结构优化大环境

根据年3月20日,县委县*府发布《关于印发重点涉旅部门助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巫山委办〔〕22号)文件精神,巫山县农业委员会按照全县第十四次*代会安排部署,切实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通过整合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优化线路及空间布局、拓展农业休闲旅游功能、创建特色农旅产品品牌等措施,为来巫游客提供优质生活保障。

按照“一城两轴三片”空间布局,“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果、冬养生”的规划思路,围绕观光线路巩固改造升级一批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目前,曲尺乡建设有万亩李花,发展脆李观光旅游,形成巫山乡村旅游新亮点,年李花和脆李采摘吸引游客22万人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

2.以建设“水陆空铁”综合交通网络为抓手,推动脆李销售快速便捷

巫山脆李因其水果特性,对运输保鲜冷藏的技术要求更加严格,巫山因地处秦巴山区,交通不便,极大的阻碍了巫山脆李“走出去”大发展的道路。

巫山县交通委员会以建设“水陆空铁”综合交通枢纽为抓手,按照“一体化、便利化、快捷化、无障碍”标准,结合《巫山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加快交通对内对外互联互通。巫山机场年通航,开通航空运输至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成都、西安、重庆等航线;郑万高铁巫山段年运营,巫大高速年建成通车;力争奉(巫)建高速巫山段年开工建设。加快形成以巫山为中心的大环线,实现陆上运输“1小时巫溪、建始”、“2小时重庆、神农架”、“3小时成都、武汉”、“4小时昆明、张家界”、“5小时北京、西安”。综合交通枢纽的逐步完善将极大的促进巫山脆李的发展,让“走出去”不再成为遐想。

3.紧握脱贫攻坚系列扶持*策,推动脆李果农增产增收

按《意见》规划,到年,建成以万只山羊和20万亩脆李、20万亩中药材、8万亩烤烟(“1+3”)为主的核心农产品基地。将脆李定位为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效益、促产增收的“1+3”特色产业之一,明确一名县领导主抓脆李发展,整合县农委、县林业局部分专业人员成立县脆李办,县财*每年安排财*资金1万元用于脆李转向发展,整合各类上级资金1.15亿元左右用于支持脆李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脆李种植户的增产增收,提升生活水平。

4.把握科技技术强力支撑,助力脆李产业向纵深发展

县委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辽宁省果树研究所、重庆市农科院果研所签订合作协议,组建“中国(巫山)脆李产业产业研发中心”,重点开展脆李良种选育、栽培、管培、果实采收、分级保鲜等研究。与西南大学建立县校合作关系,实施技术攻关。建立脆李种植质量安全溯源与监管体系,指导各类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生产日志档案,市民可便捷查询巫山脆李质量信息,广泛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绿色防控。

县级组建专家团队,建设专家大院,实施科研项目;乡镇开展定期培训,打造本地科技服务队伍,村社建立科学种管队伍,推广实用技术应用。进一步以科学技术为有利支撑,延长脆李产业生产链,促进脆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市场消费需求渐增长,助推脆李产业提档升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长,对绿色蔬果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居民消费升级对农产品,特别是营养丰富的小水果提出了更为苛求的要求。巫山依托天然的地理优势,整合农业生态资源、培植营养价值高、无公害无转基因的绿色健康精品农业。配套的脆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业,也为脆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威胁(Threats)

1.品牌保护意识差,影响品牌公信力

(1)只注重品牌的建立,而忽略品牌的保护。年,巫山脆李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巫山县被授予“中国脆李之乡”称号,年巫山脆李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至此巫山脆李的品牌得以建立。但实际销售时,以巫山脆李命名出售的李子包含湖北、巫山、奉节等多地脆李,而巫山脆李的包装盒也是5元一个随处可见。因此,以次充好、以仿充正的现象频频发生。忽略脆李品牌的保护,就是伤害了巫山脆李的“市场名片”。

(2)只注重品牌的宣传,而忽略品牌的管理。近年来,巫山县大力宣传脆李品牌,开通脆李官方网站和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巫山脆李产业可持续发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