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新闻记者霍营文/摄
还有几天就是立秋了,告别夏日的炎热,天气变得凉爽,但哈尔滨市民胡女士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每到立秋她的过敏性鼻炎就会如期而至,眼泪哗哗淌,喷嚏打不停,“简直像一场噩梦”。近日,医院的相关科室了解到,随着立秋临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患者骤增,其中变态反应科接诊的过敏性疾病患者中九成是花粉过敏的。
8月的第二周是第四个“中国过敏防治周”,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统计,近30年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目前全球总患病率已达22%。预计在20年后,工业化国家50%的人口将患上过敏性疾病。过敏,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过敏高发季,高危人群如何防范?以前不过敏,为啥现在就易过敏了……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变态反应科一天接诊近百人,九成是花粉过敏患者
胡女士今年40出头,十多年来一直备受花粉过敏困扰,秋天是她最不喜欢的季节。“一到立秋,喷嚏鼻涕就会准时来报道。”她说,最近这两三年,过敏的症状越来越严重,除了鼻塞、耳朵眼睛痒,舌头发麻嘴发胀,连吃水果都过敏了。
“一些夏天常见的苹果、梨、桃、樱桃等水果,我一吃就会浑身起疙瘩、拉肚子、嘴麻,甚至连喘气都困难。”最近几天,二胎妈妈小如也要被过敏逼疯,不但自己过敏性鼻炎发作,两个儿子也“中招”了,特别是4岁的小儿子,每天早上四五点钟,都会被鼻塞憋醒,哭闹不止,“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过敏,以后可怎么办?”
“立秋前后是北方花粉症的高发期,现在每次出门诊,接诊的近八十名患者中九成是花粉症。”哈医大二院变态反应科主任马月眉介绍,这是由于北方地区常见的蒿属植物立秋时节开花,花粉量大,多风干燥时空气中花粉浓度高,容易诱发过敏,以眼睛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症状较为常见,部分患者会出现哮喘发作。
医生提醒:花粉症高发季尽量少外出。医生建议,花粉症高发季,过敏人群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例如在花粉扩散严重的时期,尽量不外出,关闭门窗,出行时戴上帽子和口罩,外出回家后要脱掉外套,更衣洗澡。可使用盐水冲洗鼻腔,清除鼻腔中的花粉和过敏原等。一旦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不排除有过敏可能,应及时就诊。
除了花粉过敏,这些过敏也不少:老人养花招来一身红疙瘩
今年夏天哈尔滨雨水丰富,高温潮湿的天气,霉菌过敏的患者有所增多。62岁的张阿姨酷爱养花,在家养了30多盆,每天按时为这些花施肥、浇水,成为张阿姨晚年生活的一大乐趣。然而,两年前张阿姨发现自己身上总是长一些红色的疙瘩,而且十分痒。今年夏天,张阿姨身上起的红疙瘩尤为严重,很多地方都被她用手挠破发炎了。一周前,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经过过敏原检测,张阿姨的病根被揪了出来,原来她是对霉菌过敏。
“我挺爱干净的,天天收拾屋子,怎么就对霉菌过敏了呢?”马月眉医生解释说,霉菌就存在张阿姨精心养育那些花的土壤里,室内潮湿,养花的盆土里就很容易滋生霉菌。由于大量的霉菌孢子和菌丝漂浮于空气中,人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容易发生过敏。
医生提醒:养花养鱼人群谨防霉菌过敏。如何预防霉菌过敏呢?医生提醒,室内霉菌最易藏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如卫生间、厨房、墩布池等,要定期清理,保持通风干燥;冰箱冷藏室要经常清洗,冷藏的食物尽量不要时间过长;室内养鱼缸、盆栽和干花也是霉菌的主要来源,应放在卧室和主要生活区之外,此类人群应谨防霉菌过敏;地毯、孩子的毛绒玩具、床上用品等要经常清洗、晾晒。由于霉菌孢子一般在傍晚脱落,飘到空气中或落到地上,因此尽量不在日落时参加户外活动。
被“草爬子”叮咬后,男子一吃红肉身上就长包
今年“中国过敏防治周”的主题是“食物过敏”,有数据显示,高达10%的人群有食物过敏,并且二三十年发病率还在逐渐上升。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牛奶、鸡蛋、花生、鱼、甲壳类、小麦、大豆等,也有一部分人因为交叉过敏原从而导致食物过敏。市民张先生以前特别爱吃肉,尤其喜欢吃排骨、牛羊肉,但这半年来他发现只要自己一吃红肉,用不了多久,身上就开始长包,这让他非常烦恼。
就诊后,马月眉详细询问了病史,“你之前有没有被什么东西叮咬过?”这么一问,张先生突然想起去年他上山玩被“草爬子”咬了一次,打那之后的两个月,他就出现了吃红肉过敏的症状。
马月眉查阅了国内外很多相关文献发现,原来人被“草爬子”叮咬后,体内会产生一种抗原,和红肉的某些成分反应后,产生交叉过敏原,从而使身体致敏,再次吃红肉就会出现过敏反应。对于张先生来说,目前除了避免食用红肉以外,还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法。
医生提醒:食物过敏目前无法进行脱敏治疗。食物过敏会出现多种症状,包括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及心血管系统等不适。患者食入过敏原后轻则感觉嘴麻、嗓子痒,重者会浑身起皮疹、皮肤肿胀,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急性哮喘、喉头水肿等,如果抢救不及时,可有致命危险。与花粉、尘螨等吸入性过敏不同,目前食物过敏还无法进行脱敏治疗。
为啥过敏人群逐年增多?医生:与遗传、环境、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
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统计,近30年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目前全球总患病率已达22%。哈市一院皮肤科宫莉主任认为,过敏人群逐年增多与遗传、环境、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环境因素都使得过敏增多;随着年纪的增长,一些患有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发生过敏的几率也随之增加;过敏反应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当人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情绪下,也容易发生过敏;父母中有过敏的,子女也容易发生过敏。
年轻时从不过敏,为何年纪大了容易过敏了呢?对此,马月眉认为,过敏属于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在一种特定的内外环境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反应。人体初次接触致敏原,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是身体已经致敏。当人体免疫下降的情况下,再次接触致敏原时则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作为“过敏体质”的人,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饮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良好心态,来提高自身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花粉高发季,过敏人群不要锻炼,防止吸入更多的过敏原。
变态反应科专家表示,过敏性疾病作为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其发展常遵循一个逐步恶化的自然进程,因此需要及早就医。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四位一体”是最佳的过敏治疗方案,即正确诊断及避免接触过敏原,良好的患者教育,适当的对症药物,以及采用标准化脱敏治疗。
常见的过敏原主要有这些
1、吸入性过敏原:花粉、柳絮、霉菌、尘螨、动物皮屑、油烟、汽车尾气等。
2、食入性过敏原: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异体蛋白、药物、一些蔬菜和水果等。
3、接触性过敏原: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化妆品、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细菌、霉菌、病*、寄生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