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一位水稻种植户问:在什么情况下,水稻会发生细菌性基腐病?
稻田较长时间灌水,且水较深,特别是发生水灾后,容易发生细菌性基腐病,其独特症状是病株根节变为褐色或深褐色腐烂,会散发出恶臭味。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水稻分蘖期至灌浆期均可发生,分蘖期发病植株心叶青枯变黄,穗期发病出现失水青枯形成白穗或枯孕穗,一般会导致减产10%-30%。发病后可选用20%噻菌铜悬浮剂-克/亩、20%噻唑锌悬浮剂75-克/亩、20%噻森铜-克/亩等,可加用芸苔素内酯,能提高防效。
一、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症状特点
1、发病症状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分蘖期发病,以“枯心型”病株为主,形似螟虫危害的枯心苗,但拔起病株,茎基部叶鞘可见水渍状椭圆形斑或边缘褐色、中间枯白的不规则形大斑,根节变黑褐色、腐烂;拔节期发病以“剥死型”病株为主,从田间植株看,发病植株叶片会自下而上变黄,茎基部叶鞘边缘褐色,根节变色;穗期发病以“青枯型”为主,植株会先失水青枯,随后形成白穗或枯孕穗,根节变褐色并有少量短的侧生根。不管在水稻何时发病,均伴有恶臭味,是识别症状的关键点之一。
2、发病特点
病害的发生与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主要通过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发生洪灾或台风后,遇高温高湿环境更容易发病,在南方地区5-7月雨水多,容易出现水灾,8-9月台风多发,因此早稻穗期、中稻分蘖期、晚稻穗期病害易发。偏施氮肥、水稻贪青、光照不足、低洼地容易发病重。一般常规稻较杂交稻发病多,粳稻较籼稻发病重。
二、防治方法
1、健身栽培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不同的品种其抗病性有差异,在发病较重的地区可选用抗耐病品种。
(2)种子处理。种子消毒是预防细菌性基腐病的重要措施,可选用三氯异氰脲加咪鲜胺或乙蒜素浸种,可有效预防并兼防其他苗期病害。
(3)培育壮秧。可采取旱育秧等技术,减少秧苗根系受损;在秧苗移栽前,施好送嫁肥,打好送嫁药。
(4)科学水肥管理。按照水稻灌水原则进行,注重晒田,特别是冷浸田、烂泥田及贪青田块要适时重晒;避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分蘖期加用云众地硅锌肥,提高水稻抗病能力。
2、科学用药防治
常发病稻区要注重提前预防,可在分蘖期、破口前5-7天施药预防;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抓好三虫三病防治基础上注意观察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在发病初期可选用噻唑锌、春雷霉素、噻菌铜、噻森铜、春雷·噻唑锌等药剂防治。使用铜制剂要注意避开高温,混配要注意做好兼容性试验,以免药害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