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大霉素(Gentamycin,Gentamicin)过去曾称为艮他霉素或者正泰霉素(Gentamycin的音译),年由国外发现,我国于年由中科院福建微生物研究所从福州湖泥中分离出庆大霉素产生菌——小单孢菌,于年投产并用于临床,当时正值建国20周年大庆,“九大”召开之际,取名“庆大霉素”有庆祝“九大”和庆祝工人阶级伟大之意,因“庆大霉素”读音也与Gentamycin相似,因此此名称一直沿用未改。庆大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抗菌谱较广的广谱抗生素,相比之下,第一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主要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当时,庆大霉素对引起烧伤创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弥补青霉素、链霉素之不足,加上其广谱抗菌作用和不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庆大霉素的耳毒性较为明显,造成了很多致聋患者,某些小儿一针庆大霉素导致终身致残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现在全身应用,特别是小儿应用较少。
▲庆大霉素化学式
庆大霉素口服不吸收,口服应用相对全身应用毒性小,又有广谱抗菌作用,目前仍然以口服方式广泛用作抗细菌性肠炎腹泻药物,也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药物。但是庆大霉素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研工作者从同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奈替米星(1-N-乙基西索米星)毒性较小这一点上获得启发:将烃基引入主环有可能降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将乙基引入庆大霉素中的一个组分——庆大霉素C1a主环,得到了1-N-乙基庆大霉素C1a,并定名为依替米星(Etimicin),过去曾被称为“抗生素89-07”或者“爱大霉素”,最终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其毒性远低于庆大霉素。注意:庆大霉素等部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是放线菌产生的,而是小单孢菌产生的,因此英文名后缀不用-mycin而用-micin,可以翻译为“XX米星”,例如“小诺霉素”现在应称为“小诺米星”,但“庆大霉素”等名称一直沿用。国产青霉素菌种据说是上世纪40年代,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防疫处处长汤飞凡,从旧皮鞋上发现的,但说法不一,难有定论。汤飞凡是沙眼衣原体的发现者,国际公认的“衣原体之父”。
▲汤飞凡
春晚节目舞蹈“千手观音”在带给观众华美震撼的同时,也带来了另一种震撼。参与“千手观音”舞蹈演出的21名演员全部是聋哑演员,而21名演员中,有18名演员全部是药物致聋,致聋元凶主要是一类在上世纪70—80年代广泛使用的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又称为氨基甙类)抗生素,其代表是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其中又以庆大霉素使用最为广泛。很少有人知道,抗生素及其相关菌种也是一种战略物资,对于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发生战伤感染时,抗生素无疑是救命药,青霉素的发现和用于临床,正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第一个投入临床使用的抗生素——青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第二个投入临床使用的抗生素——链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是结核杆菌有抗菌作用,这两种抗生素抗菌谱都较窄,而且对于引起烧伤(战伤中常见)创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无效,当时对付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需要使用毒性很大的多粘菌素,因此上世纪50—60年代,国内外都在寻找广谱、高效和低毒的新抗生素。年国外发现由小单孢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Gentamicin(也写作Genta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抗菌能力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明显抗菌活性,毒性也较低,分析其化学结构,与链霉素同属一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国内曾译为“艮他霉素”。很显然,Gentamicin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时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战略物资封锁的情况下,我国很难获取Gentamicin产生菌的菌种,只能立足国内微生物资源自己寻找。
▲链霉素化学式
年,中科院福建微生物研究所的一个研究课题组,在王岳教授的带领下,从福州湖泥中分离出一株小单孢菌,它产生的抗生素正是Gentamicin,自行研制出Gentamicin之后,我国于年投产Gentamicin并用于临床。当时正值建国20周年大庆,“九大”召开之际,于是将Gentamicin取名为“庆大霉素”,有庆祝“九大”和庆祝工人阶级伟大之意,因“庆大霉素”读音也正好与“Gentamicin”相似,因此此名称一直沿用未改。经临床验证,庆大霉素对于枪伤、烧伤等战伤感染具有良好疗效。庆大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抗菌谱较广的广谱抗生素,能弥补青霉素、链霉素之不足,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加之庆大霉素相对当时容易引起过敏的青霉素和链霉素而言,不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于上世纪70—80年代在国内获得了广泛应用。庆大霉素毒性较低,主要表现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有毒性——耳毒性和肾毒性,其肾毒性通常是不严重和可逆的,但庆大霉素的耳毒性较为明显,而且往往是不可逆的,部分敏感患者只需一针庆大霉素就可能导致永久致聋,小儿往往更加敏感,因此以庆大霉素为代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上世纪70—80年代导致小儿药物致聋的案例相当多,某些小儿一针庆大霉素导致终身致残的情况并不少见。当时国内医疗界有句俗语:“四环素毁了一代人牙齿,链霉素(泛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聋了一代人耳朵!”由于庆大霉素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加之耐药菌的增多,现在已很少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感染,对于小儿更是慎用,不过庆大霉素口服很少吸收,口服应用相对全身应用毒性小得多,又有广谱抗菌作用,目前庆大霉素仍然以口服方式广泛用作抗细菌性肠道感染药物,也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药物之一。
但是庆大霉素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人们并没有放弃设法降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肾毒性的努力,庆大霉素中含有C1、C1a、C2等多个相似组分,其中的一个小组分——庆大霉素C2b又称为小诺霉素(Micronomicin,Sagamicin),从化学结构上来说,小诺霉素是6-N-甲基庆大霉素C1a,在氨基氮上引入一个甲基后,小诺霉素的耳毒性相对庆大霉素C1a有显著降低。西索米星(Sisomicin)耳肾毒性较大,但1-N-乙基西索米星(奈替米星,Netilmicin)的耳肾毒性则相当小,这些事实启发了我国药物科研工作者,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氨基氮上引入烃基,有可能降低这类抗生素的耳肾毒性。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研工作者从庆大霉素C1a出发,半合成得到了1-N-乙基庆大霉素C1a,经试验证明,和1-N-乙基西索米星一样,1-N-乙基庆大霉素C1a的耳肾毒性也相当低,1-N-乙基庆大霉素C1a当时被称为“抗生素89-07”,后被正式定名为“依替米星(Etimicin)”,成为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庆大霉素,这个有着鲜明时代烙印名字的抗生素,以及由它衍生而来的依替米星,确实与中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注:庆大霉素等部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是链霉菌产生的,而是小单孢菌产生的,因此英文名后缀不用“-mycin”而用“-micin”,“-micin”应该翻译成“米星”,而不翻译成“霉素”,例如“小诺霉素”应该称为“小诺米星”,但“庆大霉素”等名称一直沿用。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TB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