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小麦赤霉病也进入了危害盛期,小麦赤霉病已经成为小麦生长中后期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防治小麦赤霉病比较优秀的药剂,供大家参考。
小麦赤霉病发病特点
小麦赤霉病是由多种镰刀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为半知菌亚门真菌,高湿是赤霉病发生和传播蔓延最主要的原因,当温度≥12℃,在降雨或多雾天气空气潮湿的情况下,病菌子囊孢子成熟并通过空气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引起发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迅速发展到穗轴,引起穗轴以上部分枯死,形成枯白穗。籽粒感染后,籽粒停止生长发育,造成籽粒干瘪。籽粒上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而且赤霉病菌分泌的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还可致人畜中毒,籽粒一旦染病就失去了食用价值。
药剂的选择
(1)多菌灵:多菌灵又称棉萎灵、卡菌丹、霉斑敌、苯并咪唑44号,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主要通过干扰病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对多种真菌病害都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在赤霉病发生初期,每亩每次可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2.5克~克,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可快速控制赤霉病病菌的危害和蔓延。
由于多菌灵已经使用了多年,部分地区已经产生了抗药性,特别是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病菌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将多菌灵与其它药剂复配使用,防治效果较好,常见的配方有48%戊唑·多菌灵30%氟环·多菌灵悬浮剂等配方。
(2)戊唑醇:戊唑醇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种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通过抑制真菌体内的甾醇脱甲基合成,使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达到杀菌效果。具有杀菌谱广,内吸传导性好,持效期长,混配性好,价格便宜,无抗药性等特点,成为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首选药剂。可在赤霉病发生初期,用43%戊唑醇悬浮剂12~15毫升/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预防赤霉病的危害和蔓延。
为避免产生抗药性,也可将戊唑醇与其它药剂复配使用,比较优秀的配方有45%戊唑·咪鲜胺悬浮剂、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40%肟菌·戊唑醇等配方防治效果更加突出。
(3)氰烯菌酯:氰烯菌酯为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种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最优秀的杀菌剂。可在小麦赤霉病发生初期,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毫升,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氰烯菌酯由于目前还处于专利保护期内,价格较高,为降低成本,延缓病菌抗药性,也可与戊唑醇、己唑醇等药剂复配使用,防治效果更好。常见配方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等配方,不但扩大了杀菌范围,还可延缓病菌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以上几个药剂均可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蔓延,具有持效期长,效果好。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农业实用技术,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