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作为北方常见的一种美食,充饥补充能量的重要食物,现在各种各样的花样馒头映入眼帘,馒头是餐桌上非常常见的一种主食,是没有办法代替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为了方便会去超市购买一些馒头,或者是速冻的馒头,当然也有一些人为了节省时间会一次性购买大量的馒头,吃不完就储存到冰箱里冷冻,这样吃起来会方便一些,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却传有馒头存放三天就会产生黄曲霉菌的情况,像一些冷冻馒头是不能够吃的,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呢?今天来看一下吧。
什么是黄曲霉素?
黄曲霉菌是常见的一种致癌物,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黄曲霉菌的毒性非常的大,相当于氯化氢的10倍,砒霜的68倍。
由此可见黄曲霉毒素致癌性是很强的,一次性摄入20毫克以上的黄曲霉菌可以杀死一名成年人,黄曲霉菌毒性致癌很强,尤其是对于肝脏的伤害,长时间摄入就会导致肝脏病变,肝癌的出现。
馒头吃不完,放进冰箱72小时,就会产生黄曲霉素吗?
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冰箱当中的馒头就算放上72个小时以上,也不会产生黄曲霉菌,这种说法有夸大其词的说法,即便没有生命危险,但是长时间放在冰箱里的馒头会因为水分蒸发变得又干又硬。
不会像刚刚购买的香甜软糯,再食用会影响口感,所以馒头吃多少买多少,不要浪费,也不要长时间放在冰箱里,时间太久也会容易出现变质的现象。
如何避免黄曲霉素的产生?
1、注意食物的保质期
黄曲霉素在过期和发霉变质的食物中存在较多,所以在食用任何食物之前,一定要看好保质期,特别是家庭用的瓶装调味料。
一定要保证一切食用的物品在保质期以内,一旦发现过期食品,或者颜色味道改变的调味料,就一定不要继续使用了,其中很可能存在大量的黄曲霉菌,为了健康着想,要尽快扔掉。
2、长时间高温
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所以即便用高压锅炖发霉物品,也需要一到两个小时,才能去除物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3、勤洗勤换餐具
餐具是直接与我们的口腔接触,特别是木质的碗筷,霉变后毒性极大,一定要注意彻底清洗并定期更换,有效的减少中毒几率。
含有黄曲霉毒素的3种常见食物
1、发霉的一部分谷物
黄曲霉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霉变黄曲霉素含量就很高,还有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豆类一旦霉变也会含有黄曲霉素。
也就是说,米饭变质了也一样含有黄曲霉素,一旦米饭有异味就不要再食用了,因为已经含有黄曲霉素,所以爱吃剩饭的人更容易感染黄曲霉素。
2、发霉的花生
黄曲霉素最喜欢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花生也不例外,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最容易滋生这种致癌霉菌。
此外,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杏仁等坚果,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食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3、久泡的木耳
木耳中的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在长时间浸泡之后,就成了霉菌滋生的温床,因为充足的水分,有助于微生物的繁殖,从而产生了细菌毒素,所以,在日常食用木耳的时候应该吃多少,泡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