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将“抗菌药物”名称改为“抗微生物”药物。为提高全社会合理使用抗微生物的意识和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司决定在11月18日-24日组织开焊“年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认识周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团结起来保护抗微生物药物”。
那么,我们需要明白更多的“抗微生物”小知识,更合理的使用这些药物。
1、抗微生物药物、消炎药是同一个概念吗?
炎症与感染是不同的概念。炎症比如关节炎、心肌炎等,可由微生物感染以外的原因引起,多数情况不需要抗菌治疗。而感染特指细菌、病*等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抗感染药包括抗细菌药、抗病*药等。老百姓俗称的消炎药、抗生素、抗菌素等往往要表达的是“抗菌药物”的概念。
2、抗微生物药物分为哪些类别?
抗微生物药主要分为八大类,其中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及单环酰胺类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叶酸途径抑制剂类;氯霉素;糖肽类包括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大环内酯类。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需根据不同的感染性疾病进行合理选择。
3、常见滥用抗微生物药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不该用药时却用了。
②滥选抗微生物药品种。
③用药剂量与疗程不合适。一旦病情缓解,就随心所欲减量或者停用。抗微生物药物没用够,病情容易复发,而且容易产生耐药。相反。有人用抗微生物药时间太长,5-7天的疗程却用半个月,也会导致药物的*副作用增加。
④自己盲目联合用药。
4、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①肝脏损害,通常抗微生物药物吸收后在肝脏代谢,故肝脏易受抗微生物药物损伤。
②肾脏损害,通常药物经肠道吸收,吸收后均以原型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易受到药物损伤。
③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听力、视力、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
④血液系统损害:各类抗微生物药物在长期和大量应用时部可以影血细胞的生成致血细胞少,包括白细胞及粒细胞少、血小板减少及全血系统减少即再生障碍性贫血。
⑤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
⑥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
⑦过敏反应,此反应最严重或最常见。
5、如何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
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包括两方面:一是应该使用抗微生物药时,要当机立断,剂量要用足,疗程要用够;二是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决定口服、注射用药原则。严重感染如败血症,需要静脉注射抗菌素。老百姓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建议做到“三不”:不自行使用抗微生物药,一旦需使用必须遵医嘱;看病时,不主动要求医生提供抗微生物药:不随意超剂量服用抗微生物药。此外,必须使用抗微生物药来医治时,需问清楚服用剂量为多少、服用多长时间。
6、不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危害
①细菌产生耐药性。
②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
③药不对症,感染加重恶化。
④引起药源性不良反应,轻者感到不适,重者致残,死亡。
⑤浪费药物资源,增加医疗费用负担。
7、发烧、咽痛、扁桃腺肿大时都用抗微生物药物,对不对?
许多人有个用药误区,一发热就想到吃阿莫西林、打青霉素,这种看似实用的习惯其实是错误的。有些非感染性的发烧,如过敏、肿瘤、结缔组织病等,用抗微生物药是无效的,只有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烧,用抗微生物药才有效。一般的发烧、咽痛等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引起的,而对病*来说抗微生物药物一般是无效的普通感冒使用抗菌药,只会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如果没有发生细菌性并发症,治疗感留根本没有必要使用抗菌药。流感也是一样,原则上不用,但是对于年老体弱的慢性病患者,有时为了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而用抗微生物药来预防并发症。扁桃体肿大也一样只有化脓性扁桃体炎才有必要用抗微生物药物。
8、腹泻时为什么不能随便应用抗微生物药物治疗?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未必是细菌感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对乳品、鱼虾蟹等食物过敏引起的肠变态反应:外出旅行或迁居外地因生活环境改变时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发生“菌群失调“引起厌食、呕吐腹痛甚至腹泻不止等症状:还有如婴幼儿秋冬季腹和夏季“流行性腹泻”系病*感染所引起,而霉菌性肠炎是由霉菌引起。病原体不同,治疗方法就不应该完全相同,所以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应当慎重。许多抗微生物药物,尤其是口服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或食欲下降,甚至影响肝肾和造血功能,其中以广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因此腹泻不能随便应用抗微生物药物。
▼往期精彩回顾▼晋级“二甲”当展翅回馈百姓献初心丨孟津二院为期两周的大型义诊活动开始啦!喜报!医院成功晋级“二级甲等”医院心内科的故事丨骑车送爱女赴考场,突发心梗命悬一线交流互通共促医院、息县第一医疗集团相继到孟津二院参观交流孟津二院妇产科:无痛分娩给宝妈带来福音信息来源:药剂科/张笑迎
编辑:刘明
审核:郭京苹、姜干营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