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霉菌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浙江省果蔬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药性及氟
TUhjnbcbe - 2021/3/15 19:42:00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535.html

立足农业、服务三农

导读

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灰霉病的主要措施,以啶酰菌胺(boscalid)为代表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杀菌剂是近10年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主要药剂类型之一。

本课题组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连续监测了浙江省—年和—年果蔬上灰葡萄孢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变化,分析了相应的抗性分子机制;华中师范大学杨光富教授团体研发的SDHI杀菌剂氟苯醚酰胺先前的研究中发现对灰霉病菌活性较好,由于灰霉病防治中常用的啶酰菌胺与腐霉利抗性较高,所以对氟苯醚酰胺-草莓灰霉病菌组合进行了抗性风险评估。

主要内容

一、果蔬灰葡萄孢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变化

—年和—年分别采集、检测了和株果蔬灰葡萄孢,以—监测值为敏感性基线,—年的抗性频率为15.3%,—年的抗性频率为53.3%。

二、抗啶酰菌胺菌株的适合度及抗性机制

结果表明,5株抗药性菌株及5株敏感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产菌核数及致病力差异与其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之间并无明显联系,表明抗药性菌株的适合度未出现明显下降。

啶酰菌胺不同抗性水平菌株的SDHB均发生了点突变,包括:位由组氨酸(His)突变为精氨酸(Arg),即HR;位由脯氨酸(Pro)突变为苯丙氨酸(Phe),即PF;位由天冬氨酸(Asn)突变为异亮氨酸(Ile),即NI。其中HR型突变占比88.5%,未发现SDHA、SDHC和SDHD亚基存在和对啶酰菌胺抗性相关的突变。

三、灰葡萄孢氟苯醚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

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5株草莓灰霉病菌对氟苯醚酰胺的敏感性。其中EC50值分布为0.~13.μg/mL,平均EC50为4.36±0.95μg/mL。75株草莓灰霉病病菌对氟苯醚酰胺的敏感性频率呈现连续的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因此可以作为敏感性基线用于以后评价田间草莓灰霉病菌的抗药性发生。随机挑选三株菌株进行抗药性诱导,药剂诱导19代后获得3株抗药性突变体,突变频率为4‰;未能通过紫外诱变获得抗药性突变体。3个突变体与亲本菌株菌丝的生长速率如图4.2所示。抗氟苯醚酰胺突变体的生长速率与亲本相比都有所降低。

抗药突变体的产孢量如下表,除突变体ZYB-2外,抗药性突变体的产孢量较亲本菌株都有所下降,但突变体菌株之间的产孢量差异不显著。说明产孢量与对氟苯醚酰胺的抗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量了3个抗氟苯醚酰胺突变体亲本菌株对草莓叶片的致病力(图4)。结果表明:亲本菌株的致病力显著强于3个抗药性突变体的致病力差异。3个突变体和亲本菌株在无药PDA培养基上连续培养9代后,ZYB-1、ZYB-2的抗性能够稳定遗传。而抗药突变体菌株ZYB-3的敏感值变化较大。交互抗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菌株中氟苯醚酰胺与对啶酰菌胺、氟啶胺、咯菌腈和腐霉利无交互抗性。

结论与讨论

浙江省果蔬灰葡萄孢对啶酰菌胺的抗性发展迅速,与—年相比,其抗药性频率于—年上升至15.3%,—年高达53.2%。抗性菌株已成为优势群体,不过大多数抗性菌株为低水平抗性(LR),中等(MR)及高水平抗性(HR)菌株发展相对较慢,说明在加大施药剂量的前提下,啶酰菌胺在果蔬灰霉病防治上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表明灰霉病菌对氟苯醚酰胺有着低等的抗性风险水平。虽然氟苯醚酰胺和啶酰菌胺都属于SDHI类杀菌剂,作用机制相同,但是交互抗性结果显示两者之间没有交互抗性,且氟苯醚酰胺与田间常用灰霉病防治药剂无交互抗性,因此,氟苯醚酰胺用于灰霉病的防治可以进一步开展试验为其田间应用打下基础。

分割线

论文信息

本文作者:林泽松,郑远

致谢: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C0),建德市农业农村局赵帅锋老师等。

论文DOI:

10./j.issn.-...html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省果蔬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药性及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