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目录谈判,灵*砍价频上热搜。
医保纳入更多的新药,集采砍价的场面越来越多,可以减轻更多患者的治疗负担。
不过药品是纳入了,但是真的能买到吗?
最近,一则医保目录药品上了热搜。
事情经过
张爱林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年来病情逐步恶化。
年7月,57岁张爱医院做了双肺移植手术,但是过了半年,张爱林查出肺部感染,是肺移植最常见的并发症。
年3月,张爱林医院住了十几天。
由于张爱林年龄较大,存在多种抗生素耐药,所以医生制定了用药方案。
整个住院期间用到的药物需要自费,算下来有50余万。
自费药的费用太过昂贵,儿子想要看看能否海外代购。
结果阴差阳错发现这些自费药全部都在医保目录内,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医保报销。
他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医院交涉未果,后又举报至地方卫健委,医院告上了法庭。
为啥不报
在我们的认知中,只要药品在医保目录里,国家医保就一定是给报销的。
所以每当医保纳入了新的靶向药以及砍价的场面,大家的讨论度都很高。
但是,真要具体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除了药品要在医保目录里,医院里能买到。
如果院内没有,去院外买药,是不能报销的。
而张爱林买的50多万的药,就是院内没有,到院外购买的。
医院黑心,医院也需要考虑医保基金年度费用总额,如果医保目录内药品和耗费使用太多,那么就会突破限额,医院的损失。
之前爆火的《抗癌靶向药,却在进入医保后消失了!》,讲的就是这个事情。
特别是医保目录内的新型特效药,医院买到。
只有医保,远远不够
国家医保,更多的职责是兜底。
除了一些院外购药不能报销,还会受到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医保目录等一系列的限制。
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报销比例最高的城镇职工医保,在年实际住院支付比例全国平均是75.6%。
而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更低,仅为59.7%。
所以就算有了医保,也无法覆盖全部治疗费用,还是要花费一大笔钱。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元,而人均消费支出是元,收入减支出,意味着平均结余是元。
而年住院患者的人均费用是.4元,也就是说住个院,可能就没有不剩几个钱了。
如果和新闻中的患者一样,单单是用锋卫灵、白蛋白等需要自费的外购药,就已经花费了50余万。
试问,有多少人能掏得起50万?
所以只有国家医保+商业保险,才能给我们最全面的保障。
购买百万医疗险,无论是否属于社保范围内,都可以%报销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
一些优秀的百万医疗险,院外购药也可以报销。
如果张爱林之前投保了百万医疗险,这50万的院外特药是可以%报销的。
除了百万医疗险,重疾险也是必不可少的。
罹患合同约定的疾病,保险公司就直接给一笔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可以请更好的护工或者作为后续无法工作的收入补偿。
像新闻里提到的肺移植手术,就可以属于重疾险中的“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满足理赔条件,就可以获得一大笔钱。
得了重大疾病,即使手术成功,也有可能出现并发症等,至少需要调养3-5年。
另外,新闻中提到张爱林的儿子在北京工作,为了照顾父亲从北京飞到无锡进行看护,对于儿子的工作也会有所影响。
所以,重疾险的保额能够对冲这部分的经济风险。
最后
一直强调,社保是一种福利性的民生保障,覆盖面广,人人都可以购买。
但是保障力度不够,不足以抵御各种各样的人生风险!
社保就像毛坯房,商业保险就像是家装。
毛坯房也可以住,但不会很舒服,想要住的舒服,还需要装修买家具。
推荐阅读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该买什么保险?比定期寿险贵10倍,为什么很多人会买增额终身寿?养个孩子要花多少钱?也就是消灭一个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