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并未完全研究透彻,故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目前仍然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进展和抑制骨质损坏等为主,药物成为了首选治疗手段。伴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研究的持续深入,针对该病的抗风湿类药物也随之越来越多,能够较好的实现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但为了能够保证用药安全性,医生应加强对抗风湿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预后效果。
1
非甾体抗炎药
1.1塞来昔布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说是抗风湿类药物中的一线药物,其中,塞来昔布是临床较常见的治疗药物,具有一般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镇痛和抗炎功效,且针对一般非甾体抗炎药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故临床运用较为普遍。有研究表明塞来昔布用药后,需加强对患者的密切观察,防止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瘙痒、皮肤水肿等不良反应,同时其表示塞来昔布可引起消化系统损伤,通常表现为黏膜病变、消化道出血等。
1.2美洛昔康
美洛昔康不良反应多表现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皮肤附件系统,其中肝炎和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皮肤附件系统不良反应则多表现为背部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轻者在服用抗过敏药物后会逐渐痊愈,但严重情况下却非常容易引起过敏性休克,患者多表现为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必须及时为其提供抗休克治疗和抗过敏治疗。
1.3双氯芬酸
双氯芬酸也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药物,因其具有口服吸收速度快、半衰期短以及生物利用度较高的特点,得到了临床全面推广。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涉及到了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皮肤附件系统等多个系统或者器官。其中,泌尿系统损害最高,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
目前市面上,非甾体抗炎药的种类非常多,但无论为患者提供何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都不可避免的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为此,在为患者提供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期间,必须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适量药物。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不良反应的控制或者减少,需尽量避免多种非甾体抗炎药联合用药。
2
慢作用抗风湿药
慢作用抗风湿药主要包含了免疫抑制剂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该类型药物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改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以及阻止关节结构继续遭到破坏,但与非甾体抗炎药相比,其治疗作用相对缓慢,通常需要服用1~6个月才能够发挥作用。
2.1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是当前慢作用抗风湿药的首选,其以往多被用于恶性肿瘤疾病治疗,但随着对该药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采用甲氨蝶呤,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加之价格低廉,故成为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但针对甲氨蝶呤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却因人而异,甚至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关于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报道包括了药物性肝硬变或者肝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肾脏损害。但绝大部分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可继续给予用药治疗,但需要对给药途径和用药剂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2.2来氟米特
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异唑类免疫抑制剂,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非常多。有研究者通过对来氟米特用药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发现,恶性呕吐以及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病率最高,达到了53.3%,其次为皮肤系统不良反应发病率为20%。另有研究者则表示来氟米特还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炎进而导致呼吸衰竭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表现为咳嗽气短、双下肢水肿。
2.3环孢素
环孢素是近年来才运用到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免疫抑制剂,但长时间使用可能引起牙龈增生、多毛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引起胰腺炎、罕见过敏反应等。有学者发现环孢素用药后可能引起高血脂,致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环孢素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互结合之后,使得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而导致的。
总之,在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之后,应结合病情选择病情改善抗风湿药物,具体的药物选择及运用则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但不同的慢作用抗风湿药具有不同治疗机制,可能会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为此,用药后必须加强监测。
3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较为强大的抗过敏、抗炎、免疫抑制以及抗休克等作用,而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阶段的治疗,多采用短效激素治疗,这就使得关节炎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缓解,从而实现对关节功能的改善。有研究者表示,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致使患者出现水盐代谢紊乱和物质代谢紊乱,进而引发类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为低血钾、浮肿、痤疮等症状,还可使其出现向心性肥胖、水牛背等高血压等。其次,糖皮质激素还可对机体的免疫力进行抑制,从而致使感染加重或者引发感染症状,特别是较常见的真菌感染。糖皮质激素在进入机体之后,还可知识胃蛋白酶分泌和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起穿孔和消化道出血,甚至还可导致脂肪肝、胰腺炎等症状。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还可能造成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但一旦停止服用糖皮质激素,针对服用具有依赖性的患者,可能会致使其病情增加,并且在短时间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诱发感染等情况。
4
生物制剂与免疫性治疗
与上述传统药物相比,生物制剂的出现可以说是抗类风湿疾病药物治疗的突破。生物制剂主要是指英利西单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21受体拮抗剂、阿达木单抗等靶向生物制剂。该类型药物目前报道的不良反应通常为继发感染,且发病率较低。但有研究者表示,该类型药物还存在其他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长时间使用导致淋巴系统肿瘤发病率升高、充血性心力衰竭、注射部位瘙痒、红肿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但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本身就极易出现肿瘤和感染,故这些感染是否与药物有关还存在诸多争议。此外,生物制剂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但这方面的报道非常少见,但用药过程中仍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变化。
5
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着人类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抗类风湿性疾病治疗药物的用药安全性随之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