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MeettheProfessor名家深度访谈”作为AME品牌之一,旨在通过人物专访的形式,分享医学各领域专家学者的人文体悟、临床经验、科研思维,作为连接世界各国的桥梁,一方面使国内医学界了解国际学者的经验与思考,另一方面也让中国专家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展示个人风采,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此次,我们特邀当前国内呼吸领域杰出的专家学者,从人文、临床、科研等多方位、多角度畅谈学科进步中的点滴思考,分享多年行医感悟。同时,英文版将发表于AME旗下SCI杂志JTD,借此向世界传递来自中国呼吸学者的声音,让全世界共同见证中国呼吸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发展。
周新教授是个不太喜欢说“我”的人。作为我国著名呼吸病专家、上海交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带头人,42年来他取得了诸多成果,但谈及成就,他总是轻轻挥一挥手道“都是小事情”。
反之,他谈得最多的,想得最多的,总是患者。他说:“当医生,不就是一辈子给患者解除病痛吗?我不求百年之后世人还能记得我,只求这几十年我做的事情能为患者解决问题,足矣。”
患者需要我,我怎么能不上?
图1.照片中的医生就是周新教授,这张照片被刊登在年5月1日的《解放日报》专版上
年,相信大家对这个年份并不陌生,那一年SARS席卷全国,每天新增患者数以百计,严峻的疫情形势令全国上下人人自危,戴口罩、通风、吃板蓝根、洒消*水……恨不得把所有防病*手段都用上。然而,病*看不见、摸不着,即便全副武装,仍然防不胜防。
彼时,周新教授作为上海市SARS防治专家组成员之一,每天战斗在防疫前线。照片抓拍到的,是他正要给一位危重SARS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做胸腔闭式引流的一幕。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气胸患者的最有效方法,但对于手术医生来说,近距离接触SARS患者,具有被传染的风险。统计显示,当年的SARS患者中,很多是被传染的医护人员,有人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
看着照片回忆当年的情景,周新坦言:“当时媒体大篇幅宣传医务工作者救治患者的献身精神,我根本没考虑那么多,患者病情危重,马上手术才能获救。我是呼吸科医生,我怎么能不上呢?为患者解除痛苦,才是第一位的。”
而这段危险的经历,周新的家人至今毫不知情。“家里人只知道我去给SARS患者会诊,但像戴着防*面具给患者做胸腔闭式引流的事,他们不知道,我也从没和他们讲过。”周新解释道,“讲它做什么呢,讲了反而会增加家人的心理负担。”
时隔6年,在甲型H1N1流感肆虐之际,周新再次投身第一线。他参与救治了上海首例重症甲型H1N1患者。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周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那段时间,他每天要花3个小时,往返医院南院。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患者最终成为全国首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抢救成功的病例。
图2.年周新教授(右一)成功抢救上海首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
作为卫生部和上海市甲流防治专家组成员,周新参与制定了我国甲流诊治方案,协助指导了上海市10医院以及福建、甘肃等医院抢救重症甲流患者。他也因此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医德标兵等。
周新坦言,这个劳模可以说是时代赋予他的,只是刚好发生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他顶上去了。在获得这些荣誉后,周新依旧躬耕于每日的临床工作,上述荣誉所带来的奖金,他医院护理部,送给患肿瘤的10多位护士。
周新说,“做医生,就是要一辈子给患者解决病痛。以后发生这样的事,我还是会站在第一线。”
图3.周新教授被评为年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解决疑难问题,义不容辞!
医学有很多未知领域,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会不断有创新、突破出现。周新教授说:“医院的医生,我们有必要去做一些开创性的事情。”
紧急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常用手段。但遇到如烧伤患者(颈部瘢痕,头不能后仰)、呼吸急促等类型患者,插管存在困难,麻醉科医生往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一操作,而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