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手宝妈们来说,宝宝的一举一动都会让自己倍感紧张,特别是当出现不适症状后,宝妈更是感觉手足无措。
有部分家长发现,宝宝的嘴角出现了一块块白色斑点,看起来像是奶水没擦干净,又像是破皮了一般,但是经过擦拭后痕迹仍然存在,此时需要警惕“鹅口疮”的出现。
鹅口疮其实就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后的结果,这种霉菌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如若对宝宝使用的物品没有做好清洁的话,比如:
未清洁后的奶瓶、奶嘴、餐具或玩具等,白色念珠菌就会附着在上面,然后经由口舌接触进入体内,对于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宝宝而言,感染后就会出现“鹅口疮”。
而且临床认为,免疫力低下的宝宝,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几率更高,免疫力低的强弱直接影响了鹅口疮的发病几率,所以早产儿、使用呼吸器的婴儿、患糖尿病的宝宝等,都是鹅口疮的高危人群。
另外,若家长在孩子生病后,盲目给宝宝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也会造成婴儿免疫力过低,从而诱发鹅口疮。
另外,若孩子在出生后就伴随鹅口疮症状,和母亲自身有关系。女性在怀孕之前,阴道白色念珠菌带菌率通常小于20%,怀孕后由于免疫力降低,带菌率也会提升至30%以上。
若产妇阴道内有白色念珠菌,在宝宝通过时接触到了这种霉菌,从而在产后7-10天左右,就会出现“鹅口疮”!
鹅口疮感染不仅会在宝宝口角处留下白色斑块,同时还会蔓延舌头、口腔和两颊内侧黏膜,一旦试图抠出的话,还会造成点状出血。
面对如此棘手的鹅口疮,家长该如何做呢?
首先,轻微的鹅口疮大多可以自行恢复至正常,不一定必须要治疗。但是,如果宝宝感染的范围较大,又或者是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医院就诊,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治疗。
一般情况下,对鹅口疮的治疗,都是在宝宝进食完毕后,使用干净无菌的纱布或棉棒,蘸取药物涂抹在板块上,连续擦拭一周左右,鹅口疮就会逐渐缓解。同时,若是母乳喂养的妈妈,也应在乳头周围擦拭药物,以免宝宝反复发作。
需要注意的一点时,白色斑块消失,并不代表患儿已经完全痊愈,必须按照医生指导,完成一个疗程。
除了可以使用正规抗霉菌的药物以外,让宝宝服用益生菌类药物来抑制霉菌生长,降低鹅口疮的复发几率。另外,对于婴幼儿使用的餐具、奶瓶、玩具等都应做好清洁工作,避免霉菌反复感染。
如果一切都做得非常妥当,但鹅口疮仍然反复发作,进一步带宝宝检查,看是否孩子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缺陷。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宝妈,患儿在出现鹅口疮之后,往往因为嘴巴疼痛失去胃口或不愿意吃饭,此时应注意避免给孩子吃过烫的食物或奶水,平时可利用一些水果泥、果汁等比较香甜的食物刺激宝宝食欲,当病情逐渐恢复后,宝宝的食欲也会恢复至正常。